1000万 的高考生与7000 华侨生,身份优势同样适用于“高考”!

网站首页    移民资讯    1000万 的高考生与7000 华侨生,身份优势同样适用于“高考”!

 

   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历年数据,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五年破千万。

 

    自2017年以来,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七年增长,今年增长率为8.22%,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已经突破1290万,再次创下历史新高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很多人都有一个共识:高考是孩子人生的转折点。顺利考上名校,可以让孩子的未来大有可为。但是,想要进入顶尖学府,需要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,通过高考鱼跃龙门,至少要超越95%以上的人。

 

    随着高考人数不断创新高,国内考生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竞争激烈。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提前为孩子做好身份规划,从“应届生转化为国际生”。这样一来,孩子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,未来在选择就业时也将拥有更广泛的选择及出路。

 

    一位全省高考状元,一位小县城外籍生,北大选择了后者的真实事件还历历在目,究其原因的话就是同学以阿根廷国籍被北大预录取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华侨联考高考近30年,作为一种针对海外华侨、港澳台地区和外籍华人的招生制度,对于那些想要挑战名校的学子来说,可谓是一条捷径。参加华侨生联考,不但报考门槛更低,而且录取比例也更高,因此备受家长和学子关注。

 

    竞争压力天壤之别的两条路径每年都会被拿出来对比一番,“寒窗苦读不如一纸国籍”也会被再一次提及。面对国内高考的无奈,想要入读清北、入读985以及211等名校,类似的曲线救国教育路“酸”到了很多家长与学子。

 

    2023年华侨生联考考生总人数7,238人,其中中国香港籍5,097人,中国澳门籍555人、中国台湾籍1,333人、华侨生253人。与去年的报名人数5,048人相比,今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上涨了43%

 

 

 

    相比于内地高考的1193万,华侨生报考人数即使增至7,000,也远低于各院校预留招生名额(15,000)

 

    这不正在说明着明智的选择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吗?没有绝对的公平,起跑线的高低更多是由家长来决定!

 

    本科线300分、一本线400分、艺术体育类200分、预科线280!

 

    针对华侨生联考的国内名校多达133所,清华北大、复旦南开等顶尖院校同样开放窗口。而这,仅仅是为5000多报名考生特设的晋升渠道,不与高考存在任何“冲突”。

 

 

 

    华侨生的报考资格:

  • 考生及父母一方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;
  • 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, 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;
    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考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;

 

  华侨生联考与国内高考的不同?

  • 考试科目的不同:华侨港澳台联考文科生不考政治,理科生不考生物。
  • 考试内容不同:国内高考注重能力的挖掘,华侨港澳台联考注重知识点的了解。
  • 参考人数不同:2019年国内高考人数为1031万人,华侨港澳台联考每年只有四千多人参加。
  • 录取率不同:华侨港澳台联考大部分高校招不到人,特别是京津以外的北方地区高校,基本过线就能录取,华侨港澳台高考的一本录取率高达90%。
  • 分数线不一样:普通高考一批本科院校需要五、六百分以上,而华侨港澳台联考本科一批只需400分就能录取,本科二批院校只需300 分,比普通高考平均低了200 多分。

 

    华侨生联考适合对象

  • 中国大陆、海外华侨、港澳台籍考生;
  • 初二至高一年级学生及在读的中专、技校、职业高中学生;
  • 就读于其他城市(户籍不限)想考取北京、上海等重点大学的学生;
  • 就读于普通高中但没有能力考取985、211 重点大学的学生;
  • 就读于重点高中但没有能力考取北大、清华的学生;
  • 家庭经济条件不足以赴欧美、想走国际路线的学生。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有一个境外身份是满足“联考”的核心要素,而提前规划境外身份已然成为当下高净值人士的“标配”。

 

    多一重身份,无论是海外求学还是反向回流,都能很好地解决子女教育需求,同时在全家出行、养老、医疗等方面拥有更多主动选择。

 

    对于有海外发展需求的有志之士来说,境外身份同样能够提供投资税收、财富流动等诸多便利条件。

 

    早规划早行动,未雨绸缪方能立于“优利之上”。

 

    最后预祝考生一飞冲天!

 

 

 

 

END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2023年6月7日 17:28
浏览量:0
收藏